二十六軍:抗美援朝38天阻擊戰
按:本文作者為張保軍先生,節選自張保軍編著《一代名將張仁初》一書的第二編第八章。原題為《三八線力挽戰局挫強敵重振軍威》。特此致謝!
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贈抗美援朝紀念章
195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第三次戰役,經過激烈的戰斗,占領漢城、水原、橫城、原州等地區,實現了戰役的預期目的。1951年1月,志愿軍停止進攻,第三次戰役解放了漢城及“三七線”以北的廣大地區。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了挽回頹勢,趁我軍第三次戰役剛結束,部隊未得到休整、戰斗力尚未恢復的機會,于1月25日向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全面進攻,敵人的攻勢采取了“主力靠攏,齊頭并進,穩扎穩打“的戰術,企圖將我軍一舉擊退至”三八線“以北的地區。
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維持我軍戰線的穩固,掩護二線兵團集結,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未經補充休整的情況下,被迫發起第四次戰役,對進攻之敵實施積極(運動)防御作戰。經第一階段作戰,把敵軍阻滯在金浦、永登浦、京安里、桃源里、釜洞里、束沙里以南地區。因兵力緊張,志愿軍司令部急調在第二次戰役中,第九兵團的三個軍中損失較小的第二十六軍,進入漣川、抱川地區參加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的防御作戰。
2月7日,第二十六軍停止休整,在軍長張仁初、政委李耀文的率領下,由永興出發,經過8夜的急行軍,于15日到達議政府、抱川、漣川地區。執行運動防御作戰任務。第二十六軍當面之敵是美步兵第三師、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四師第五團、空降兵第一八七團、土耳其旅、英軍第二十七旅2個營、法國營、菲律賓第四營,共約8萬余人。配備有重型火炮400余門、坦克300余輛。第二十六軍的左鄰是志愿軍第三十九軍、右鄰是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
志司下達給第二十六軍任務是:在西起龍源里東到后坪的正面寬40公里、縱深55公里的地域內進行運動防御,在“三八線”以南地區阻擊敵人至3月底,最后的堅守陣地是“三八線”以北葛末面、高臺山一線的我軍戰役進攻出發陣地,這一帶也是我軍防御的最后極限線。因此,二十六軍的防御是否成功,阻擊是否有效,牽動著整個朝鮮戰局的發展。
在此期間,根據志司的作戰意圖,張仁初、李耀文和副軍長張铚秀等經過反復研究,決定在40公里防御正面、55公里縱深地帶內,組織4個防御區(四道防線),兵力配備前輕后重,火力配備前重后輕,節節交替防御,阻滯敵人進攻。2月8日,張仁初、張铚秀帶領各師干部先行出發到戰區看地形,一個師、一個團的研究工事構筑和陣地構成。9日,張铚秀還專門找炮兵第十四團干部談話,要求他們向戰區開進中動作要迅速,到了戰區要快速構筑陣地,特別要注意偽裝和防空。10日,張仁初在二十六軍防御地帶開設了軍指揮所,他還專門安排一部分干部到先于二十六軍防御作戰的第五十軍去學習阻擊戰經驗,并派副軍長張铚秀到第七十七、第七十八師阻擊地區組織師、團干部看地形,具體研究陣地的構成,經3天的勘察,對兩個師防御的每個山頭都作了布置。13日晚,張仁初、李耀文和張铚秀等一起研究制定了防御作戰計劃。此時,志司向各軍通報了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我軍作戰戰況。當日,張仁初等研究了第二十六軍防御陣地的編成,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戰方案,同時將該方案迅速下達到了軍各部隊。
根據志愿軍司令部賦予的防御作戰任務,張仁初等制定的第二十六軍作戰方案是:我軍于15日以前抵達漣川、抱川、東豆川地區,占領有利地形構筑陣地,集中主要兵力和兵器于220.9高地、君子山、393.0高地、種子山地帶,作縱深配置,在防御區域內設4個防御地帶,堅決阻擊北犯之敵。第一防御地帶的部署為:第七十八師在東豆川地區、第七十七師在漣川地區為第一梯隊;第七十六師在漣川地區為第二梯隊;以第七十六師二二六團配置在陸川地段,保障我防御體系的左翼安全。2月22日,第二十六軍將防御陣地前推至議政府,蘇利峰、祝靈山一線,在第五十軍防御陣地之后構筑工事,進行戰斗準備。
同時,為保證完成志司交給的戰斗任務,第二十六軍做了大量的戰前準備工作。首先是深入地進行了防御作戰任務動員教育;其次是組織各級干部反復查看地形,研究敵情,制定完備的作戰方案,確定陣地編成,構筑堅固的陣地工事;第三是落實了戰斗保障工作,如通信聯絡、糧彈儲備、戰術研究和部署等;第四是有組織的開展戰前陣地練兵活動。經過一個月的戰斗準備,全軍上下斗志昂揚,嚴陣以待,決心完成上級下達的防御作戰任務,打好“翻身仗”?! ?/p>
張仁初軍長和李耀文政委在研究作戰方案
(一)議政府——祝靈山第一防御地帶抗擊
3月初,敵軍已推進到漢城以北,大戰在即。這時,軍部決定從軍指到陣地前沿做一次戰前視察。8日上午,張仁初、張铚秀帶領有關人員,冒著敵機的空襲掃射,登上泉占山二三0團八連陣地,查看陣地工事。為了作戰的勝利,冒著被敵機掃射的生命危險,張仁初仔細的查看了所到的每一處陣地,并現場解決了許多不符合作戰要求的問題。張仁初對部隊說:“戰場上是要流血的,戰前準備不能有任何馬虎”。正當張仁初、張铚秀視察一線陣地時,志愿軍司令部發來了緊急電令,要求第二十六軍在三八線以南阻擊敵人15至20天,然后轉到三八線以北地區繼續阻敵。張仁初、李耀文和張铚秀一起研究執行方案,并連夜召開了各師首長參加的軍事會議,最后決定了三八線以南的三道防御地帶的具體防守要求:議政府至富平里第一防御地帶要堅守7至10天,道樂山、七峰山、國師峰第二防御地帶要守3至5天,磨義山、旺方山、水源山第三防御地帶要守5至7天,最后轉至三八線以北地區繼續阻擊,扼守第二十六軍最后的防御極限線。為從整個階段的阻擊作戰需要來考慮,張仁初、李耀文率領機關大部到地藏洞開設軍第二線指揮所,張铚秀率精干參謀人員組成一線指揮所,抵近前線,具體組織前線部隊作戰。
3月15日,我軍前沿的第五十軍撤出陣地,第二十六軍各偵察分隊展開接敵偵察。3月16日上午7時,三八線防御戰打響,敵我雙方開始進行小規模的接觸和戰斗。首戰,我軍旗開得勝。七十七師一個偵察班在土美山南殲敵20余名,并繳獲卡賓槍、自動步槍各4支、手槍1支。19日,美軍24師派一個營在火炮數門、飛機8架掩護下,向我軍第二二六團青平川西623.6高地進攻。我守備一個加強排與敵人激戰5個小時,反沖鋒兩次,殺傷敵軍一部,后因我傷亡大而轉移。21日,敵向清平川、青雨山我第三十八軍一一七師陣地進攻時,以一部進攻永陽里南祝靈山,被我軍第二二六團擊退,隨后又以1個營兵力攻擊我陽地里東北398高地,鑒于防區東側過于暴露,我軍立即將七十七師及第二二六團陣地做再次調整,旨在加強縱深守備。
3月22日起,我軍當面敵軍以3個團的兵力,在炮兵、坦克、航空兵火力掩護下,分別向第七十八、第七十七、第七十六師二二六團防御正面的祝靈山、398高地、泉占山、水落山、陽地里5處發動攻擊,每處使用一個營以上兵力,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從早上7時到下午5時停止,戰斗尤以398高地最激烈。打垮敵人3次沖鋒,給敵人很大殺傷。完成任務后即安全轉移。
至此,第二十六軍防御的西起龍淵里,東至后坪的40公里的寬大正面上,全面展開了激烈的戰斗。在七十七師、七十八師的正面,是美軍第二十五師、第三師各展開2個團兵力實施進攻;在第226團正面是美第二十四師的第五團實施進攻。我軍第一梯隊依托陣地,頑強抗擊敵人的猛烈進攻。堅守綠陽里的第二三三團四連一排,抗擊法國營和美三師4個連的連續進攻,當敵人在坦克、飛機、炮火的支援下突破我軍陣地時,這個排仍然逐堡逐壕頑強抵抗,工事被炸塌,人員傷亡大,彈藥用盡了,戰士們就用刺刀、鐵锨、石塊與敵人搏斗,先后殺傷敵軍250余人,擊毀敵坦克3輛,副排長李圣堂等30余名同志壯烈犧牲。戰后,該排被命名為“李圣堂排”。在霜洞里一帶防御戰斗中,第七十六師二二六團4個連以出敵不意,夜間反沖擊等手段,殲敵300余人,沉重打擊了敵人的進攻銳氣。
3月23日上午,張仁初、李耀文從志司開會回來,立即傳達了志司首長的指示,并根據志司:既要完成阻擊任務,而且還要盡量減少代價,以便積蓄力量準備參加下一次戰役的指示,制定了五條作戰方針:“(1)必須以交替輪番來使用兵力,擔任阻擊。(2)必須要以積極的反復爭奪來和敵人爭取時間,否則是難以達成。(3)必須強調加強工事構造和陣地的編成。(4)在物質上必須有充分的準備。(5)在領導上和工作上,必須是前后和新舊兼顧。”第二十六軍在以后的作戰指揮中,始終貫徹了這五條方針,保證了“即完成任務、又消滅敵人、還保存實力”的原則,使部隊始終保持良好的作戰狀態。
23日,第二十六軍防區有9個陣地遭到敵人的輪番攻擊,敵人用坦克向我縱深及側后采取輪番炮擊和轟炸,企圖摧毀我軍陣地。其中629高地、鑄錦山、介未山、210高地等八處反復與敵爭奪5次以上。但主要陣地仍為我所控制。特別是議政府以北的一個小高地上,我軍一個班守備,敵一個連加20輛坦克、7架飛機,向我攻了一天均被擊退。該班最后戰至只有兩人仍堅守陣地。
第二二六團七連堅守的祝靈山,位于霜山正南2公里處,主峰海拔879米,有連綿十多里的9個山頭,是扼守漢城——清平里——永固里公路的制高點,是全團防御體系的前哨,也是第二十六軍第一防御地帶的骨干陣地之一。從3月20日至24日的5晝夜里,七連在“依托堅固陣地,以積極主動、堅決頑強、靈活多變的戰術,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更大勝利開辟道路”的思想指引下,英勇奮戰,給瘋狂進攻的敵人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擊。戰斗中,該連曾創造出一個班采取伏擊手段,擊毀敵軍坦克1輛,斃敵10余人,自己無一傷亡的光輝戰例;也曾涌現出一批像孤膽英雄戰士王廷吉,單人單槍堅守606高地,面對成排成連敵人的輪番進攻和飛機、炮火的猛烈轟擊,發揚大無畏精神,機智勇敢地與敵周旋,終于保住了陣地的戰斗模范。3月23日夜,七連奉命襲擊霜洞里的敵人,當攻擊信號發出后,全連勇士一齊向預定目標撲去,機槍、沖鋒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正在酣睡的兩個營守敵遭我軍突然打擊,亂作一團,四處奔命。此戰,七連以傷亡9人的代價,取得了斃傷敵軍100余人,擊毀敵滿載彈藥的車輛16輛,繳獲迫擊炮2門和各種武器一大批的重大勝利。
24日上午,敵人集中大量兵力向我三連陣地發動報復性的連續攻擊,在三連陣地大部被敵軍占領的危急時刻,七連奉命增援該陣地。全連指戰員不顧敵人的密集攔截火網,在指導員房光超、副連長陳常勝帶領下及時趕到,與立足未穩之敵展開激戰,打得敵人撇下20多具尸體滾下山去,而七連竟無一傷亡,勝利奪回了陣地。是日下午,敵軍集中1個多營的兵力,在飛機、炮火的支援下,向七連陣地瘋狂反撲。戰斗越打越激烈,七連的傷亡逐漸增多,但同志們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到黃昏就是勝利。戰士唐趙司左大腿被炸斷,仍在鼓勵大家堅決守住陣地;戰士楊金鋒腹部被打穿,用槍托抵住瀉出的腸子繼續射擊,直到壯烈犧牲;戰士劉樹芳拖著被打斷的右臂,用左臂投彈、射擊;二排長張守玉為掩護全連撤退,在射出最后一梭子子彈后,跳出塹壕抱著一個敵人滾下山澗壯烈犧牲。七連的同志們就是憑著這股勇敢和頑強的精神粉碎了敵人多次進攻,堅守住了祝靈山陣地。戰后,第二二六團七連榮獲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的“祝靈山阻擊戰斗英雄連”的光榮稱號,指導員房光超獲得二級人民英雄榮譽稱號。
在24日全天,第二十六軍各師防御的寬大正面中,西側陣地戰斗最為猛烈。敵軍以主力從正面以飛機50架、大炮數十門、坦克70余輛向我道樂山、天寶山、仙巖里等陣地猛攻。在敵全線瘋狂進攻面前,我軍把注意力集中在打擊敵空降部隊上,堅決組織部隊發起反沖擊,并多次組織部隊主動出擊,攻敵不備。這一天的激烈戰斗中,第二十六軍各守備部隊共組織了五次反沖擊,遲滯并擊退了敵人的進攻。最后敵人的炮火將我陣地全部摧毀,我軍守備部隊就沖出工事與敵軍展開肉搏,終以血肉之軀將敵人擊退。
第二十六軍在第一防御地帶經過10天戰斗,給敵人以大量殺傷,阻滯了敵人的進攻,勝利完成了任務。張仁初、李耀文等軍首長決定,于25日夜撤出第一防御地帶,進入第二防御地帶繼續抗擊敵人的進攻。其部署為:第七十八師在發云里、坊筑里、千坡里地帶;第七十七師在水沅里、宮平、葛月里地帶;第七十六師二二六團在三石里、蘆菜洞、冠帽峰地段實施防御。
二十六軍部隊向美軍發起反擊
(二)七峰山——抱川第二防御地帶阻擊
3月25日,敵軍在正面進攻受阻,進展遲緩的情況下,便以美空降第一八七團在汶山地區實施空降作戰,妄圖從我軍防御的側翼打開缺口,配合其正面進攻。美空降第一八七團部隊著陸后,與朝鮮人民軍部隊激戰1天,突然由湘水里轉向我防御右側的第七十八師陣地發云里東側高地進攻,因友軍事先未通報已轉移,我軍第二三二團警戒分隊發現敵情較晚,形成倉促應戰,陷于不利態勢。經過該團之三連、五連及團警衛排堅決抗擊和第二、第六連的反沖擊,將敵阻止于發云里以西地區。該敵雖未得逞,但因我右鄰友軍全部后撤,形成我軍陣地右翼暴露,我多面受敵威脅。為改變我軍防御不利態勢,遂將道樂山、天寶山、竹葉山一線陣地部隊后撤,加強仙巖山、七峰山、海龍山、旺方山、抱川一線的陣地防御。
3月26日,第二線阻擊作戰全面展開。這天敵人進攻的重點在西線,敵人以空降部隊配合坦克向我磨義山陣地猛攻。堅守陣地前沿的是232團7連。敵人集中17架飛機、數十門大炮,20余輛戰車和一個多營的兵力發起進攻,我7連經過7次反沖鋒將敵人擊退,給敵人以重大殺傷。27日,敵人集中一個團的兵力和戰車70余輛,飛機20余架向我232團守備的仙巖里陣地攻擊,戰斗甚烈。該團七連從上午8點打到黃昏仍堅守陣地,全天共打垮敵人7次沖鋒。當日,敵軍分別以連至團的兵力,在坦克、飛機支援下,向我第二防御地帶前沿支撐點187、227、148、424、380.2高地、水源山進行戰斗偵察和局部攻擊,我軍防守分隊與敵激戰后,主動撤出187、227、148高地和水源山陣地,進攻424、380.2的敵人被我防守部隊擊退。
從28日起,敵軍以4個師另一個團的兵力,向第二十六軍的第二道防線全線攻擊,此時敵軍改變戰術,以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的戰法,向我七峰山、海龍山等主陣地猛攻,具體戰術是以密集的隊形連續沖鋒、波浪式的推進;用直升機載步兵到我陣地制高點上降落,徉攻、俯攻結合,從我背后攻擊。由于我各陣地彼此配合較好,且有相當的獨立作戰能力,敵人幾天的攻擊,只占了我主陣地周圍的一些陣地,主體陣地巍然屹立。
在這次戰斗中,美第二十四、第二十五師分別以約2個營的兵力對我第七十七師、第七十六師二二六團陣地發起進攻。美軍主力第三師、空降兵第一八七團配合坦克100余輛,在大量炮兵、飛機支援下,重點向我第七十八師防御陣地七峰山、海龍山、旺方山發動猛烈進攻,我軍防守七峰山、海龍山陣地的部隊與敵反復爭奪11次,堅守住了陣地。這時,敵軍以坦克70余輛楔入基村西側,企圖分割我七峰山、278.2高地之間的聯系。8時,敵以1個團的兵力在炮兵、航空兵、坦克的火力支援下向七峰山攻擊,占領我298.3、166高地后,又以兩個營輪番向七峰山主峰沖擊,我軍堅守七峰山的第二三四團三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連續打退了敵人7次沖鋒,斃傷敵軍1000余人,最后,全營只剩下副營長以下16個人,仍然堅持戰斗。該營九連四班在前一天抗擊進攻148高地的敵軍時,創造了用反坦克手榴彈,一次擊毀美軍坦克11輛,吉普車1輛,全班無一傷亡的戰例。戰后,該班被命名為“反坦克英雄班”,班長雷寶森榮獲一級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29日、30日,敵軍以1個團的兵力繼續向我軍“三八線”一帶防御陣地進攻,我軍經過3天的激烈戰斗,給敵以重大殺傷。敵軍占領了廣延里、旺方山、加采里、野巖地區后進展緩慢。當由于我軍防御陣地抱川地區地形不利,并且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我軍決定以第七十八師于現地利用有利地形,阻擊敵人向哨城里、漣川方向進攻;以第七十七師置一個步兵團在天峰、加郎山、武夷山地區阻擊敵人向永平方向進攻,其余部隊即日晚退出戰斗,至中里以北地區集結;第七十六師第二二六團也逐次退出戰斗,至君子山地區集結歸建。31日8時,第七十八師正面敵人2個團向磨叉山、逍遙山、649.4高地、國杞峰陣地發起進攻,占領了我軍482、649.4高地及國杞峰陣地;七十七師正面敵軍2個營,坦克10余輛,向加郎山進攻,我軍防守分隊予敵以殺傷后,于下午14時主動撤出陣地;敵軍以2個營向527.7高地進攻,另以1個營、坦克10輛迂回至紫霞洞,均遭我軍強力抗擊未得進展;第二二六團正面敵軍1個團攻占金柱山。
戰至31日,第二十六軍在大量殺傷敵人并爭取了時間之后,勝利完成了在“三八線”以南地區阻敵至3月底的任務。當晚部隊奉命轉移至都賢浦、內石橋、永平、土橋地帶繼續組織防御,組織敵人從漣川、釜谷里、中里向鐵原方向的進攻。
經過十幾天的作戰,張仁初軍長、李耀文政委和張铚秀副軍長,一起對前段時間部隊的作戰情況進行了回顧總結,同時研究了下階段的作戰計劃。在會上,張仁初提出:考慮到第一和第二防御地段參戰部隊已是連續作戰,第三防御地帶的阻擊作戰任務主要由前一段時間作為預備隊的第七十六師擔任。從3月30日起,第二十六軍部隊實行了有秩序的戰場輪換,逐漸將前面兩個防御地帶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部隊抽調到后方休整,準備擔任第四防御地帶——即防御高臺山、葛末面地區的更加艱巨的戰斗任務。
張仁初軍長和張铚秀副軍長在馬背巖軍指揮所
(三)“三八線”以北第三防御地帶的防御作戰
在張仁初、李耀文的率領下,第二十六軍成功的完成了在“三八線”以南地區阻擊敵人到3月底的任務。但是,為了給我軍發起第五次戰役爭得更多的準備時間,第二十六軍奉命在“三八線”以北種子山、釜谷里、君子山一帶組織防御。
此時,鑒于我軍防御正面較前已經縮小,且左鄰有第四十軍、右鄰有第十九兵團并肩作戰,因而消除了在第一、第二防御地帶作戰時經常側翼暴露的顧慮,因此,張仁初決定由第七十六師一個師擔任一線防御,其他部隊作縱深部署。第七十六師主力配置在釜谷里、伍圭里、中里、漣川地區,并配屬炮兵第十四團、第七十八師炮兵1個連、第七十七師炮兵2個連,力爭在第三防御地帶堅守10—15天,阻止敵軍向鐵院方向發展進攻。
4月1日,正面之敵先后以1個連至1個營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援下,向二十六軍第三防御地帶的陣地前沿進行戰斗偵察,掩護其主力集結調整,準備進攻。我軍第七十七、第七十八師原留第二防御地帶遲滯敵人的分隊,協同第七十六師前沿分隊逐次抗擊敵人后,于當晚撤出陣地。4月2日,敵軍占領哨城里、鐘懸山、342.4高地。3日,敵軍以2個連繼續向林鳳谷、上瞅洞進攻,被我軍擊退。4日,敵軍對上述地區進行了更為猛烈的進攻,并以2個團的兵力向我軍第二二八團、第二六二團防御的大田里、白蟻里、寶藏山地區進攻,其主力分別指向釜谷里至永平公路一線及寶藏山陣地,極力爭奪漢灘江以南要點,經過我守備部隊一天的激烈戰斗,敵軍進占我軍第二二八團防守的大田里、白蟻里地區;在第二六二團正面,敵軍占領穿石里、伍佳里后被阻。戰斗進行到5日這一天,由于漢灘江以南陣地縱深縮小,第七十六師奉命除以5個班留漢灘江以南偵察敵情、遲滯敵人外,主力轉至漢灘江以北組織防御。
4月6日至7日,敵軍除以空軍、炮兵火力向古文里北山、釜谷里、古南山陣地襲擊和向漢灘江實施火力偵察外,以2個營的兵力迫近達院里、掩護后續部隊搭橋,集結兵力,繼續進行進攻準備。10日、11日,敵人以1至3個團的兵力,在坦克20余輛和飛機、炮火的支援下,向我軍漢灘江以北陣地發起猛烈進攻,10日,攻占我軍第二二八團三營防守的滕谷以南地區,13日進占君子山、種子山、鷲峰以南地區。
在第三防御地帶的14天戰斗中,在第二十六軍部隊節節抗擊下,敵軍逐步占領仙巖里、漣川、釜谷里、中里一線,迫近據守下一防御地帶的第七十七師防御陣地前沿。至此,第二十六軍已完成第三防御地帶的預定任務。為輪番作戰、補充休整,做好下一步戰役進攻的準備,經兵團首長批準,張仁初等決定二十六軍撤出第三防御地帶。并以第七十八師、第七十七師配屬炮兵第一師第二十七團(美式150毫米榴彈炮12門)在玉女峰、185高地、中細里、亭浦里占領第四防御地帶,繼續阻止敵人向鐵原方向進攻;堅守高臺山、金鶴嶺、內加及439.4、560.1高地等為最后扼守陣地;并將剛撤下來的第七十六師由第三防御地帶調往鐵原以北龍田地區緊急整訓,作為軍的預備隊,為下一步的戰役反攻做好準備。
二十六軍俘虜的“聯合國軍”
(四)扼守最后陣地的堅守作戰張仁初指揮第二十六軍撤出第三防御地帶后,4月15日、16日,當面之敵以大量兵力,向第二十六軍防守的第四防御地帶發起進攻,經我軍堅決抗擊與反擊,給予進犯之敵以大量殺傷后,至16日,敵軍占領我軍院隅里、605高地、香爐峰一線陣地。16日晚,為引誘敵人深入到我軍預設陣地,第七十八師、第七十七師主力撤至預備陣地進行扼守。即以第七十七師第二三0團一營及師偵察連占領349.9高地、地藏峰、古南山地區,軍主力進至高臺山、葛末面一線預備陣地。此間,彭德懷司令員親自電話指示第七十八師師長齊安聚“要堅守陣地、不能后退,為五次戰役創造條件。”
17日,敵軍仍以2個營的兵力,在坦克的配合下向我軍進行戰斗偵察,并以炮兵、航空兵的火力襲擊我鐵原、金鶴山地區。18日,按照志愿軍首長指示,我軍第二三0團一營逐步抗擊敵人,主動放棄349.9高地、地藏峰、古南山陣地,撤至預備陣地扼守。19日,第二十六軍將541.3高地及高臺山地區陣地交由第六十軍接替防御,當晚將該地區的第七十八師二三三團調至所伊山、大位里、陽村地區構筑工事。20日9時,美軍第三師1個營在30多輛坦克及炮兵、航空兵支援下,向我軍堅守的金鶴山南側687高地進攻,輪番沖擊4次,我堅守該陣地的第二三二團一連四班英勇抵抗,大部傷亡,為陣地被敵軍占領。為確保金鶴山,第七十八師師長齊安聚命令該團一連當晚以2個加強步兵班在炮火支援下,向687高地反擊。時值風雨交加,我軍反擊部隊以迅速突然地動作,一舉攻占敵軍的前沿制高點,敵慌亂撤退;接著,我反擊分隊又攻占了主峰,將守敵1個連擊潰,至21日凌晨戰斗結束,我軍奪回687高地,斃傷敵軍64人,繳獲火箭筒3具、60炮2門、輕重機槍7挺、各種槍35支及通信器材一批。21日,敵軍1個營的兵力連續向我687高地進攻,均被我軍擊退。22日晚,我志愿軍第五次戰役開始,整個“三八線”防御戰役結束。
4月23日,第二十六軍奉九兵團命令,由防御轉入進攻,追擊南撤之敵。部隊于當晚開始行動。第七十七、七十八師分兩路沿漢灘江向永平方向追擊敵人;第七十七師一部直插抱川斷敵退路,第七十六師為第二梯隊,隨后跟進。追擊中,第七十七師二三0團于拂午山截殲敵軍100余人,繳獲武器彈藥一批;第七十八師二三二團夜插云山里殲敵一部后,迅速搶占271.5高地,并打退敵人2個連的數次反擊,殺傷敵100余人;第二三三團一營出擊上瞅洞,經半小時戰斗,殲敵1個排及炮群,俘敵7人,自己無一傷亡。嗣后,因敵軍撤離迅速,故我軍未能大量殲敵。26日,第二十六軍奉命停止追擊。此次戰斗歷時4天,全軍共斃傷敵600余人,俘敵40余人。
4月28日,第二十六軍奉命開往平康地區集結整訓。其間,進行了防御作戰總結。此次戰役,張仁初指揮第二十六軍在西起龍源里東到后坪的正面寬40公里、縱深55公里的地域擺開防線,正面迎擊包括美三師、美二十五師、美二十四師第五團、空降第一八七團、土耳其旅、英軍2個營和法國營等配備有重型火炮400余門、坦克300余輛,擁有8萬余人的西線敵軍進攻的主要集團。不怕犧牲、不怕疲勞、連續作戰三十八晝夜,斃傷俘敵15369人,擊毀敵坦克76輛,遲滯了敵人的進攻,成功的在預定時間內將敵軍阻滯在高臺山、金鶴山、內加、外加、葛末面之線以南,為我志愿軍發起第五次戰役贏得了所需的準備時間,掩護了戰略預備隊集結及占領第五次戰役進攻出發陣地,圓滿完成了防御作戰任務。
在此次戰役中,第二十六軍在火力弱勢的情況下,采取運動防御的靈活戰法,反復與美軍爭奪山頭高地,進行反坦克作戰,涌現出了一批反坦克英模集體和個人,創造了步兵班殲敵11輛坦克和1輛汽車我無一傷亡的記錄,并實施了我軍與美軍空降部隊及直升機機降部隊作戰的首個成功戰例。4月中旬,彭德懷司令員在志司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對20多位戰地記者說:“黨的記者是政治和思想指導者......要歌頌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重點表揚士兵群眾,也聯系表揚軍事指揮員。比如張仁初和李耀文指揮二十六軍在扼守七峰山、海龍山的戰斗中,與敵軍反復爭奪11次,代價小,殺傷1000多名敵人,還創造了一個班(雷保森班)用反坦克手榴彈擊毀美軍11輛坦克的戰例,這就要寫,既寫戰士的英勇,又寫指揮員善于開動腦筋和靈活指揮。”
在這次歷經38晝夜的運動防御作戰中,第二十六軍在志司、兵團的正確領導下,全軍上下萬眾一心,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艱苦卓絕的頑強苦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戰斗任務,保持了志愿軍整體戰線的完整,在戰役的關鍵時刻,在美軍的主攻方向上實施了成功的防御,為扭轉整個戰局的被動做出了突出貢獻,戰役結束以后,受到了志司的表揚和兄弟部隊的好評。從此,第二十六軍全體指戰員更加堅定了擊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必勝信心,這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屢建戰功的英雄部隊,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場上,愈戰愈勇,連創佳績。
附件:
志愿軍第九兵團第二十六軍戰斗序列(1950年10月)
志愿軍第九兵團第二十六軍
軍 長 張仁初
政治委員 李耀文
副 軍 長 張铚秀
參 謀 長 馮鼎三
政治部主任 王直
政治部副主任 曹普南
第七十六師:師長陳忠梅,副師長戴成功,副政委孫芳圃,參謀長亓謙齋,政治部主任張漢偉
第二二六團:團長亓慶標,政委李永昌。
第二二七團:團長郭敬環,政委辛茅儉。
第二二八團:團長方超,政委許洪云。
炮兵團: 團長羅琪,政委孫洪琰。
第七十七師:師長沈萍,政委魏伯亭,副師長董毓湘,參謀長張書香,政治部主任魏幼農。
第二二九團:團長李中元,政委劉庭珍。
第二三零團:團長張端勝,政委張錫正。
第二三一團:團長劉學山,政委李杰。
炮兵團: 副團長劉自珍,政委袁峻峰。
第七十八師:師長齊安聚,政委張健,副師長何玉祥,參謀長劉佐。政治部主任南平波。
第二三二團:團長張棟,政委董蓮池。
第二三三團:團長劉志太,政委張正德。
第二三四團:團長鹿正明,政委張昭。
炮兵團: 副團長杜良仁,副政委劉巨儒
第八十八師:師長吳大林,政委龔杰,副師長王法山,副政委劉立封,參謀長李東海,政治部主任孫良浩。
第二六二團:團長張永和,政委文道宏。
第二六三團:團長曹通三,政委宋杰。
第二六四團:團長黃俊,政委王超南。
炮兵團: 副團長李永年,主任馮板岑。
本文參考書目: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史簡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六軍軍史》
《抗美援朝三八天阻擊戰》 張铚秀
《張仁初將軍略傳》 濟南軍區司令部編研室

微信掃一掃,為民族復興網助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網友評論
共有條評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