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鵬:有的人走了,他還活著
這個冬天,走的人太多了,有教授,有專家,有個行業的領軍人物,有共和國的英雄,也有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他們本來可以平平安安過完這個春節的。
最讓人破防的,是張富清老英雄的離世。
他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一生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1948年的永豐戰役中,他帶著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敵人碉堡兩個,繳機槍兩挺,打退敵人數次反撲,堅持到天明......一夜之間,他們連隊換了八個連長,戰斗最激烈的時候,張富清的頭皮都被彈片掀了起來,血流滿面......但他一直堅持戰斗,直到我軍進城,徹底消滅敵人。
“作為共產黨員、革命軍人,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突擊任務,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只要有突擊任務,我就報名參加。我打仗的秘訣是不怕死.....一沖上陣地,滿腦子是怎么消滅敵人,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
74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戰斗英雄,戰功卓著。67年前,他退役轉業,去最艱苦的山區農村工作,一生為人民服務......他從不談論自己的功績,六十多年了,子女都沒有見過他的軍功章。
他說:“這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我一直按我入黨宣誓的去做……”
他95歲還在堅持學習,“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有的人,為了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流血流汗,功勛赫赫,卻從不居功。”
“有的人,一輩子尸位素餐,當了幾天領導,寫了幾篇狗屁文章,就自以為英明神武,天天喊:‘啊,我多偉大’”!
“有的人,面對死亡和敵人從不畏懼,一生沖鋒在前,彈片把頭皮掀了依然繼續殺敵,明明是特等功臣,從未自夸過英雄勇士,也從未提過什么特殊要求。從戰場上下來,就去最艱苦的地方——‘這里苦,這里累,這里條件差,共產黨員不來,哪個來啊!’”
“有的人,不過念了幾天書,會寫幾句打油詩,會陰陽怪氣唱反調,就自詡鐵骨錚錚;自己躲在高干寓所,慫恿年輕的孩子們干傻事,就自詡自由斗士......然而病倒了,卻要耍特權走后門住VIP病房插隊搶別人的ICU。”
“有的人,功成身退隱姓埋名60年,去最遠的山區,工作挑最苦最難的干,從不爭名爭利,軍功章壓在箱子底,連兒女都不知道他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業。”
“有的人,一輩子空耗國家糧餉屁事都沒做成,退休了還耐不住寂寞,天天在網絡上煽風點火胡說八道,撕裂了民眾,搞亂了社會,搞得一片混亂民怨沸騰,還要自豪地講:‘要感謝我們這些用身體撞開門的人!’”
“有的人,一生講黨性,有原則,服從組織決定,能當戰斗英雄,也能做普通的螺絲釘,不怕苦、不怕累,不計較個人得失,堅決完成任務,打仗沖鋒在前,待遇不給家人.....總是說做人要知足,要感恩,不給組織添麻煩。”
“有的人,一生沒信仰,少原則,自私自利,既沒有崇高理想,也沒有奉獻精神,還沒有自知之明,只顧自己網絡上的名聲和私利,不把同志和戰友放在心里,忠勇為國的青年至死得不到照顧,心口不一的撞門兩面人卻能住方艙被包容享受特權待遇,說'她還是個孩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滿嘴謊言表里不一,有私無公,把人民當作草芥的人死了,就比鴻毛還輕。
公者千古,雖逝猶生。

微信掃一掃,為民族復興網助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網友評論
共有條評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