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juooo"></p>
  • 
    

        <p id="juooo"></p>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文章中心 > 青春時代

        涵養專注力愈發迫切

        作者:田翊 發布時間:2023-01-19 08:33:44 來源:解放軍報 字體:   |    |  

          ●面對越來越不利于使人保持專注的外在因素,加強內在修養、涵養日漸稀缺的專注力,愈發必要和迫切

          專注,是古往今來人們推崇的一種寶貴品質。莊子提倡“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韓非子以“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告誡人們專心致志方能有所成就,歌德也打了個類似比方: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

          成就一番事業,專注力至關重要。王羲之從小專注于書法練習,留下“筆山”“墨池”的佳話,終成千古“書圣”;曹雪芹專注《紅樓夢》的創作,“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出不朽篇章;屠呦呦專注攻克瘧疾,歷經190次失敗,最終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從古至今,類似的勵志故事不勝枚舉。

          然而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信息“碎片化”的今天,人們的時間與注意力被無限切割,專注力變得越來越稀缺。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有數據顯示,每個人平均每過6.5分鐘就會看一下自己的手機,一天要看150次左右。隨時彈出的聊天窗口、不期而至的信息推送、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都可能分散或中斷我們的注意力。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打開手機本為處理某事,卻被其他信息所吸引,不知不覺在信息叢林里迷失了方向,蹉跎了時間,甚至記不得原本想要干什么。移動互聯網時代,“有關注就有流量、有流量就能變現”,太多的事物在搶占時間空隙,爭奪我們的關注。面對越來越不利于使人保持專注的外在因素,加強內在修養、涵養日漸稀缺的專注力,愈發必要和迫切。

          涵養專注力,不妨給信息裝個“過濾器”。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人們可以便捷獲取各類海量信息的同時,“信息過載”也成為日益嚴峻的新課題。傳播學者霍華德·萊茵戈德認為,數字時代需要具備專注力、對信息批判性接收的能力等五種素養,否則就可能被“不良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沒”。面對“你需要一片樹葉,網絡給你一片森林”的情況,我們有必要學會取舍,給紛至沓來的信息裝個“過濾器”,比如,減少即時通訊工具的干擾,拒絕算法推薦的“喂養”,在有限時間內將精力集中在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情上,于意念專注中激發更大潛能。

          涵養專注力,目標志向是最好的“聚光鏡”。古人說:“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反之,明確了目標志向,人生就能變得更加沉穩專注,如聚光鏡將光線聚集到一點,形成強大的能量場。為打造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南仁東24年甘坐“冷板凳”;為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核潛艇,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載;為了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袁隆平一生行走在田間地頭……事實證明,遠大的志向、恒定的目標是指引人凝神聚氣、行穩致遠的“明燈”。目標志向有大有小、可遠可近,只要始終緊盯目標干事創業,以一日之目標成一日之專注,日復一日,就能穩步前進,避免陷入躁動、低效的泥淖。

          涵養專注力,關鍵是淬煉堅定的內心??茖W研究表明,人的專注力同肌肉一樣,是可以通過訓練來保持和培養的。面對外界的誘惑干擾,除了被動躲避應對,我們也可以嘗試主動培養“鬧中取靜”的定力,修煉“心靜如水”的性情。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習期間,就常拿著書到離學校不遠的嘈雜喧鬧大街邊閱讀,鍛煉培養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專注做事的能力。“用心專者,不聞雷霆之震驚。”一顆堅定而專注的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自己相處,不被躁氣所噬,不為利欲所熏,排除一切干擾,養成“每臨大事有靜氣”的寶貴品質。

        微信掃一掃,為民族復興網助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網友評論

        共有條評論(查看

        最新文章

        熱點文章

        午夜国产精品毛片美脚,2023三级黄色网站可以进,色欧美色色色色,综合亚洲色网站

        <p id="juooo"></p>
      1. 
        

            <p id="juo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