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講真話敢建言
1980年11月26日上午,雙目失明的黃克誠戴著墨鏡,在秘書的攙扶下出現在京西賓館小禮堂。中共中央紀委貫徹《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第3次座談會在這里開了10多天了,黃克誠因身體不好一直請假未參加會議。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停止對會議內容的思考。那一天,他再也坐不住了,向會務組打電話說自己有話要講。
黃克誠講話了。他竟然講對毛澤東的態度問題,這是當時最敏感的話題,會場上1000多人的神經立即都繃緊了。
黃克誠這一講,竟講了兩個多小時,從頭到尾,滔滔如流。會場里鴉雀無聲,連入廁者也匆匆跑回,生怕漏聽某些內容。
這次講話肯定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他說:“現在有人要丟掉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甚至把毛主席的正確思想、言論也拿來批判。我認為這樣做是把中國引上危險的道路,是要吃虧的,是會碰得頭破血流的!”
有人認為他瘋了、傻了,但更多的人感嘆,那個他們失去已久的敢言之士復活了!他的講話猶如洪鐘大呂,響徹在會場上空!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黃克誠以敢于堅持真理、敢講真話、敢于建言著稱。
向中共中央建言
1945年9月17日,重慶。毛澤東結束了與蔣介石一天的談判回到住處,看到了劉少奇由延安轉發來的電報。電報內容是新四軍第三師師長黃克誠的《關于目前局勢和戰略方針的建議》。
黃克誠在電報中建議中共中央調精兵10萬到東北建立大戰略根據地。主要內容有:一、在與蔣和談的同時,應集中精力準備決戰;二、取得連成一片的大戰略根據地,有利于進行長期斗爭。因此在軍事部署上,建議盡量多派部隊去東北,至少5萬人,能去10萬人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軍隊領導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創造東北總根據地,支援關內作戰;三、關內以晉、綏、察三地區為第一戰略根據地,以山東地區為第二戰略根據地,集中主力,消滅敵人;四、為執行上述方針,建議從山東調3萬至5萬人去東北,華中應調3萬至6萬人去山東。
毛澤東的臉上現出驚喜的表情。開辟東北根據地,也是毛澤東心中正在謀劃的策略和中共中央正在討論的問題。
黃克誠的名字早已引起毛澤東的關注,他因提意見唱“反調”幾次遭降職撤職、甚至打勝仗也挨處分的事,毛澤東已有耳聞。
9月19日,毛澤東欣然回電,表示“完全同意”。同一天,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的指示電,明確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并決定有計劃地陸續向東北派遣軍隊。
這個方針對后來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毫無疑問,黃克誠的建議對中共中央下決心派重兵進軍東北的決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率部挺進東北
黃克誠沒有想到,進軍東北的任務,會歷史性地落在自己和第三師的肩上。
接到命令后,黃克誠立即召開旅以上干部會,部署北進事宜。他下令,部隊北進要堅持兩條:一是要帶上棉衣棉被,二是要全副武裝。部隊一下子像炸開了鍋。很多傳言稱,日本投降后,東北遍地是武器及物資,隨便可以拿到,去東北應該輕裝前進,不用帶武器。1945年11月部隊趕到遼西時,遼西凜冬已至。雪落無聲,天寒驟起。而武器遍地的傳言也是無稽之談。官兵們這才體會到黃克誠的遠見,心悅誠服。
1945年9月28日,黃克誠和洪學智率領新四軍第三師主力4個旅和3個特務團3.5萬余人,徒步行軍1500多公里,于11月25日到達錦西地區的江家屯,勝利完成了中共中央制定的進軍東北的戰略目標任務。
誰知,黃克誠到達江家屯的第二天,錦州被國民黨軍占領。
但新四軍第三師的到來,令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4日改稱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林彪十分高興。林彪一直謀劃在錦西高橋以西打一次大規模殲滅戰,苦于兵力不足遲遲不能開戰?,F在,有了第三師,他的想法可以實現了!
有打大殲滅戰想法的不止是林彪。中共中央包括毛澤東,東北局領導包括彭真、羅榮桓等,不斷指示進關部隊迅速奪取大城市,與進關的國民黨軍決戰,十分樂觀。
但黃克誠深感憂慮。他認為當前國民黨軍氣勢正盛,我軍應暫時避免與之決戰,先建立根據地站穩腳跟才是上策。11月26日,黃克誠給遠在延安的毛澤東發去急電。電報著重報告了部隊遇到了極為困難的情況。
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黃克誠反映的情況和意見很重視。11月28日,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回復黃克誠:“直接向東北局請示和提出建議。”看到自己關于建立根據地的建言被中央采納,黃克誠十分欣慰。這一指示,指明了東北工作的正確方向。
四平保衛戰中提建議
1946年2月,國民黨掀起反蘇浪潮,斯大林下令蘇軍全部撤走。此時,國民黨東北軍主力尚集中在沈陽,一時無力接管其他城市。黃克誠認為,這是我們奪取城市、發展壯大的良機。他的目光盯住了四平:四平是東北地區最具價值的軍事戰略要地??刂屏怂钠?,幾乎等于控制了長春、哈爾濱。
3月12日,蘇軍從沈陽一撤出,黃克誠立即將第十旅調到四平附近待命。隨著蘇軍撤退,黃克誠揮師連克東北3城,搶占到我軍進占東北城市的先機。
蘇聯撤兵,蔣介石也調集兵力大舉進犯東北。黃克誠指揮第三師奪取四平后,蔣介石非常惱火,他深知,沒有四平就沒有東北。國民黨軍依仗其軍事上的優勢,狂妄地宣稱:“4月2日前,一定要克復四平!”
國民黨軍傾其全部主力猛攻四平。隨著戰況發展,我軍傷亡慘重,形勢萬分危急。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死守四平已沒有意義。黃克誠從白城子給林彪發電報,建議不與敵人硬拼。黃克誠的電報一封接一封,建議林彪從四平撤退。
5月19日,毛澤東方以軍委名義給林彪發電報稱:“如果你覺得繼續死守四平已不可能,便應主動放棄四平,由陣地戰轉為運動戰。”很顯然,毛澤東采納了黃克誠的建議。

微信掃一掃,為民族復興網助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網友評論
共有條評論(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