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途中的毛澤東——四渡赤水
長征途中的毛澤東——四渡赤水
中央紅軍突然三渡赤水,大出敵人意料,川軍缺少戒各。紅一軍團佯裝主力的一個團虛張聲勢,大搖大櫻地向古藺城方向前進,到達鎮龍山時,與駐守在這里的川軍魏楷部的廖九甫團相遇。廖敵毫無戒備,紅軍發動突然襲擊,敵人未作有力抵抗,即逃之夭夭。這一仗,使敵人加深了紅軍將北渡長江的印象,蔣介石急令中央軍、川、滇、黔軍速向川南古藺地區合力“進剿”,嚴令各部加緊修筑碉堡工事,緊密封鎖。3月20日晚蔣頒發電令給部屬打氣,稱:“以如許大兵,包圍該匪于狹小地區,此乃聚殲匪之良機。尚望防堵者,務在封鎖線上,星夜并征集民工,趕筑工事,以筑碉堡為最善,尤須嚴密堅固,并與友軍確取連防,使無間隙可乘。并另控置兵力于相當地帶,準備迎頭痛擊,??剿匪成功,在此一舉,勉之勉之。”①
紅軍的全軍佯動奏效了:蔣介石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川南古藺來了,他的眼睛緊緊盯著紅軍的行動;他的各路大軍被調到川甫、黔西北來了,并加強了長江和橫江防線的防守,以阻截紅軍北渡長江。
毛澤東善于出敵不意,出奇制勝。蔣介石調集重兵向川南奔集而來,毛澤東卻揮師四渡赤水,再向黔北殺去。在蔣介石發布“剿匪成功,在此一舉”電令的同一天,3月20日15時,軍委發出指示,告訴一軍團領導人:“我軍決定東轉經二郎灘、林灘之線渡來水河。”命令一軍團立即派出兩個先頭團,帶全部工兵連,于20日晚和21日上午奪取太平渡、林灘兩渡河點,并各架兩座浮橋。還要求紅一軍團留一個團在鎮龍山,繼續偽裝紅軍主力,向古藺游擊,迷惑敵人。
當天17時,黨中央和政治部發出《我再西進不利決東渡》的指示,指出,這是野戰軍此后行動發展的嚴重緊急關頭,各軍團首長要堅決與迅速組織渡河,強調“這次東渡,事前不得下達,以保秘密。”同時,軍委發布了《四渡赤水河的行動部署》,指出:“我野戰軍決秘密、迅速、堅決出敵不備折而東向,限21日夜由二郎灘至林灘地段渡過赤水東岸,尋求機動。”
三渡赤水是公開的,是不怕敵人知道的;四渡赤水是秘密的,是不讓敵人知道的。紅軍這次東渡,組織工作非常嚴密細致,真正做到了“秘密、迅速、堅決出敵不備”,于21日晚至22日上午全部渡過了赤水河,神不知鬼不覺地再次重返黔北,與奔向川南的敵軍相對而行。紅軍已到達遵義、仁懷中間地區,而敵人的輜物資還在源源北運。紅軍戰士譏諷敵人的耳目失靈,說:“你們去好好封鎖吧,我們走了!”
紅軍已全部東渡赤水,進入黔北了,薛岳還在其軍情通報中稱共軍“大部尚在鎮龍山、鐵廠。”龍云繼續命令各部“聚殲該匪于敘(永)、(古)滴以南,赤水以西,畢節、仁懷以北地區”,“防匪盤旋西竄”。紅軍東渡赤水后已經三四天了,25日,龍云仍然命令各縱隊將紅軍殲滅于“鐵廠、鎮龍山、石寶寨、大村間地區。”26日,薛岳還在判斷紅軍從古藺“續行西竄成份居多。”這充分說明紅軍四渡赤水的行動是非常秘密、神速與奇妙的。
紅軍四渡赤水,蔣介石的“圍堵”計劃又一次破產,他大為惱火,決定就近指揮圍殲紅軍。3月24日,蔣介石從重慶飛到貴陽,同行的有蔣的夫人宋美齡、他的澳大利亞籍顧問端納,以及陳誠、何成梭等高級將領。一到貴陽,他立即召集國民黨軍政要員開會,發表了一篇“訓話”,他說:“共軍已是強旮之未,現今被迫逃入黔境,尋求渡江地點未定,前遭堵截,后受追擊,浩潔長江,儼如天塹,環山碉堡星羅棋布”,已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他宣布,他此行的任務,就是收緊對已陷入困境的紅軍的包圍圈,將其殲滅。他希望“軍政同仁,同心協力,剿赤成功”。他確信紅軍已“再無回槍之力”,“成功在此一舉”了。
?、俸鸶摺豆卜宋鞲Z記》。
蔣介石一到貴陽,就以戰場指揮官自任,撇開“追剿軍”總司令龍云和前敵總指揮薛岳,親自下命令,親自打電話調動部隊,把薛岳變成了一個侍從參謀,一個高級傳令軍官。
現在,毛澤東和蔣介石展開了又一次斗智的戰斗。蔣介石判斷紅軍返回黔北的目的,仍在企圖尋找渡河點北渡長江,或東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或向南繞去湘西。他重新調整了部署,在紅軍四周布置圍堵部隊,各防區嚴密銜接,防止紅軍逃竄,他確信這一次已真正把紅軍圍住了。
然而紅軍是圍不住的,毛澤東善于引導紅軍突出包圍圈,而且善于設計調動敵人,紅軍重返黔北后,軍委和毛澤東決定揮師南下,南渡烏江。3月24日,軍委派紅九軍團偽裝紅軍主力,分抵習水的李子英、良村、興隆場,“示形”于東北,造成敵人鍺覺,而以紅軍主力向南突破敵人的遵(義)、仁(懷)封鎖線。25日,軍委要求各軍團以遭遇敵人姿勢趕快通過遵仁之線,向南尋求新的機動。要求“各軍團應乘月夜運動,在白天飛機活動時間,則區分各分隊成梯隊,伸長距離,加意對空偽裝,逐段前進,黃昏進入宿營地,并要加強政治工作,使指戰員努力爭取南下先機。”
紅九軍團大造聲勢,散布紅軍將攻取仁懷的消息,迷惑敵人,以掩護紅軍主力的南下。27、28日,軍委主席朱德連電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指出:“我野戰軍主力決南移尋求機動,而以九軍團暫留現在活動地域,鉗制周吳縱隊,以配合我主力作戰”;“九軍團今27號到甘溪后應即移狗壩西之馬鬃嶺,力九軍團暫時活動樞紐,并于明28晨起分兩部,一向長于山,一向楓香壩,偽裝主力活動,特別要注意自己側衛警戒與封鎖消息”;“須在馬鬃嶺西北路上擺露天紅標語,路側放煙火扮炊煙,散消息,偽裝我軍主力將在此地區誘敵向北出擊而消滅之的模樣,以便我主力借此秘密迅速向南轉移。”軍委并加派三十分隊無線電臺給他們,以加強紅九軍團與軍委的通信聯絡。
紅九軍團馬鬃嶺分兵誘敵,是軍委和毛澤東派出的一支戰略奇兵,對于保證四渡赤水戰役的全勝,發揮了重要作用。
蔣介石總是猜不著毛澤東規劃的紅軍進軍方向和路線。在紅軍主力急速南下,向烏江急進,即將到達沙土的時候,他判斷紅軍在他的遵仁封鎖線附近,將向西南方向前進,3月28、29日,他連電滇軍孫渡,命令他用最快速度,于31日以前趕到打鼓新場和西安寨、黔西一帶堵截,“并望先就道一部,兼程前望黔西堵擊為要。”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蔣介石向黔西調兵,紅軍卻向烏江前進。
一天,紅軍行軍中途休息時,毛澤東來到了紅一軍團前衛二師。在路旁一棵大樹底下,暫時做了作戰辦公室,攤開了云貴川的十萬分之一地圖。毛澤東親自向前衛二師首長面授機宜,說明戰略意圖,并在云貴川地圖上用紅色鉛筆畫了一道由貴州向東南。向西,向西南,入云南,經昆明附近至元謀、金沙江畔的大迂回的杠杠。毛澤東把紅軍的戰略方向和行軍意圖說得明白透徹,在場的二師首長精神振奮,都說:“毛主席的決策真英明!”①
3月29日晚,紅一軍團先遣團第一師三團奪取了烏江???,消滅守敵一個連,在行進中又消滅援敵一個營的大部。3月30日和31日、紅軍主力除紅九軍團外,分別從大塘、江口、梯子巖南渡烏江,進到了息烽西北的黃岡、牛場、蔡家寨地域。這樣,紅軍又一次跳出了蔣介石精心布置的圍堵圈,一下子把圍堵紅軍的各路大軍大部甩在烏江以北地區。紅軍贏得了主動,蔣介石頓時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地位。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高超指揮藝術的突出表現。聶榮臻說:“陳毅同志對我說過,毛主席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我也深感毛澤東同志在軍事指揮藝術上運用之妙,他確實才思過人,值得我們很好學習。”②
?、俨艿ぽx:《偉大的歷程》;吳吉清:《毛主席身邊的日子里》。

微信掃一掃,為民族復興網助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網友評論
共有條評論(查看)